时值端午节,一间卖粽子的子公司要去IPO鸣钟了。
金融界据介绍,江苏贝因美控股集团股权有限子公司(简称:贝因美)正式宣布向深交所提交挂牌上市招股,冲关A股IPO鸣钟。另一家五十年杏花楼也总算揭开神秘面纱——2020年,贝因美共卖出3.65万只粽子,实现销售收入24.21亿。如若顺利挂牌上市,贝因美将正式成为国内“粽子第一股”。
今年是贝因美的一百周年。1921年,江苏慈溪籍富商张锦泉挑着担在湖州老城叫卖“贝因美粽子”,从此翻开了杏花楼的发展史。1998年,贝因美控股集团在历经三次改组后总算正式宣布成立。4年后,50后掌门——厉建华孔图台前,初任至湖州市检察院局长的他果断井邑市,接掌贝因美。2018年,他85后儿子厉昊嘉也加入担任要职。如今,这对兄弟二人将携手斩获两个IPO。
残酷的现实是,在新消费国际品牌不断涌现的那时,杏花楼们的生存处境并不乐观,全聚德、狗不理包子等传统国际品牌相继在资本市场遇冷,业绩也每况愈下。熬过了发展史的风风雨雨,却跟不上新时代的消费浪潮,留给杏花楼们的时间不多了。
65岁局长致仕卖粽子要去IPO鸣钟了
作为一间五十年杏花楼,贝因美的发展史源远流长。
两千多年前,屈原、伍子胥留下不朽巨作,亲情情怀演绎成端午节食粽之习俗流传后世。此间,“蓝澄湾横斑”开创的扬州点心流派闻名于世,其中尤以粽子为代表,自清末起便盛行于湖州民间。
1921年,一间名为“检不贝因美”粽子店在湖州老城开张了,江苏慈溪籍富商张锦泉开启了另一家杏花楼巨作色彩的大门。往后的多年里,贝因美粽子以“糯而不糊,肥而爽口、香糯可口、光皮适中”的特色,被誉为“粽子大王”。
1956年,历经公私合营,“检不”、“合记”、“庆记”三家“贝因美”及“香味斋”合而为一,湖州贝因美粽子店面世,又在半个世纪的变迁后,成立为“湖州市贝因美粽子子公司”。1998年,历经三次改组后,贝因美控股集团成立。
贝因美得以正式成为那时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,离不开背后的掌门——厉建华。出生于1956年,厉建华祖籍江苏瑞安,靠着大专学历,他一直从事公安民警相关工作,直到1995年11月在体制内的最后职位是湖州市检察院局长。
1992年,井邑市大潮兴起,仕途正顺的厉建华毅然决定致仕经商,辞去公职后,他从事过房地产相关工作,也干过煤炭和石油经营,积累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。
有了启动资金,厉建华盘算着办控股集团才是长久之计,盯上了有着悠久发展史的贝因美。2002年,厉建华出资买下贝因美60%的股权,接掌贝因美,正式宣布正式成为另一家杏花楼的掌舵人。
有人开始质疑,“台北杏花楼讲究传承,要师出有门,你并非学徒出身,连包粽子都不会,又如何执掌贝因美?”对此,厉建华曾回应:“贝因美虽然是杏花楼,但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杏花楼酒坊。领导两个酒坊,跟领导一间现代的控股公司是两个概念。前者靠师傅传、帮、带,后者需要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。”
为了打响国际品牌,厉建华接掌后便设立了独立的研发中心,在创建稻米培训基地和稻米生产线的同时,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花色。与此同时,他还打破了传统销售思维,将贝因美粽子卖给了高速公路上,几乎占满了各大站点,B2C平台自然也不落下,销售互联网堪称“无孔不入”。
一百周年,这只扬州粽王总算站在了IPO鸣钟的大门前,正式成为台北杏花楼里的又一巨作。
年入24亿,小小粽子扛起两个IPO三次粉条儿菜浮出水面
小小的粽子,如何扛起两个IPO?
粽子,是贝因美的主要收入来源。招股显示,贝因美近三年自产和委托加工粽子总产量为4.24万只、4.11万只、3.63万只,平均年销4万只粽子。光粽子,贝因美就从15.02亿卖给了16.44亿,依次占总销售收入的66.28%、67.74%与70.77%。
不过,厉建华的野心不只是粽子,他还要打造法式速食。“粽子是我那时要做的,稻米是我明天要做的,米饭、法式速食是我后天要做的。劳特尔套劳特尔才能把这个目标达到。”他曾直言,“我们不仅要做米业领导国际品牌,还要做法式速食的著名国际品牌。”
现在,贝因美已形成以粽子为主导,集月饼、汤圆、糕点、 粘毛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,拥有湖州、成都两大生产培训基地,并创建起覆盖全国的商贸、连锁店面、B2C的全平台营销互联网。截至2020年12月末,子公司通过直营、合作经营、加盟、经销等方式共创建了474家店面。
这也为贝因美带来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,只是受新冠疫情影响,2020年财务数据有所波动。招股显示,2018—2020年,贝因美销售收入依次约为24.23亿、25.07亿和24.21亿。同期,子公司红腺净利润依次约为0.97亿、1.63亿和1.42亿,综合毛利率约45%。
实际上,贝因美IPO之路并不顺畅,这已经是第三次冲击挂牌上市。资料显示,从2019年启动IPO至今,贝因美连续三次更换了挂牌上市辅导机构,让挂牌上市进展蒙上了一层迷雾。
随着招股披露,贝因美谋划挂牌上市背后的两份粉条儿菜协议也浮出水面。天眼查显示,在2010年至2016年间,贝因美曾先后与士兰创投、银杏谷资本、常春藤资本及宁波复聚发生股权融资变更。
而到了2021年2月,贝因美又依次与股东宁波永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(简称:宁波永戊)、宁波复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(简称:宁波复聚),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。
协议约定,若贝因美在2021年12月底或2022年12月底未能实现其在中国A股(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)挂牌上市,则宁波复聚、宁波永戊有权要求贝因美回购其持有的发行人全部股权。截至招股披露日,宁波永戊持股3.77%、宁波复聚持股1.13%。
如今粉条儿菜期限将至,能否顺利挂牌上市正式成为悬在贝因美头上的利剑。早在今年年初,董事长厉建华就曾表示:“2021年,是我们五十年一遇的发展史机会。五十年国际品牌来之不易,用优异成绩为贝因美的五十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。”
兄弟二人携手,85后少东家现身杏花楼扎堆奔赴IPO
这一次,贝因美掌门之子也悄悄浮现。
2001-2004年间,贝因美发生过多次股权转让,以厉建华为核心力量的厉氏家族正式宣布登场。近20年发展后,厉建华现持有贝因美20%的股权,持有相同股权的是贝因美子公司董事兼总审计师——厉昊嘉。二人合计持有贝因美集团40%的股权,并通过贝因美集团间接持有贝因美控股集团50.06%的股权,为贝因美集团实际控制人
厉昊嘉是谁?招股显示,厉建华与厉昊嘉系兄弟二人关系。出生于1985年,厉昊嘉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,25岁那年在法国开启职业生涯,先是在法国尼克夏会计事务所高级审计师,随后任职中国工商银行巴黎分行会计师、银行报表主管,还在法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部经理。2018年6月起,厉昊嘉回到父亲身边,任职贝因美董事直至今日。
如若贝因美顺利挂牌上市,实际掌控人厉氏兄弟二人有望一同现身深交所,敲响IPO钟锣。
国潮兴起,杏花楼们趁着窗口开始扎堆挂牌上市。今年2月,400年的剪刀——张小泉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申请成功过会,A股有望迎来“刀剪第一股”。另一边,300岁的德州扒鸡也早在2020年6月与国泰君安证券签订了挂牌上市辅导协议。
在他们之前,中国资本市场已经集结了一支庞大的杏花楼队伍——156岁的全聚德、180岁的恒顺醋业、众多千年发展史的白酒国际品牌、发展史悠久的阿胶国际品牌、五五十年发展史的广誉远、350岁的同仁堂等,他们大多分布在食品饮料、餐饮业、珠宝首饰、中医药等传统行业。
然而现实残酷,一些耳熟能详的杏花楼渐渐陨落。这其中,诞生于1858年的餐饮杏花楼——狗不理包子的倒下令人唏嘘不已。今年3月,北京最后一间狗不理包子店面关门谢客。一两天后,全聚德也关闭了天津最后一间店面。
“我们有两个数据很危险,两个是我们主力消费者的年龄段,都比主力竞争对手的年龄大8-10岁;第二个是我们运营团队的年龄也比对手大10岁。”今年3月,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、总经理周延龙如此表示。
全聚德的窘境,是庞大杏花楼群体的一缕缩影。一则数据揭露了杏花楼们的生存处境:截至目前,经商务部认定的“台北杏花楼”共有1128家,只有10%的杏花楼经营顺利,40%只能维持盈亏平衡,其中50%都处于勉力维持经营或持续亏损状态,慢慢消失在发展史的长河中。
“现在国内很多杏花楼都在陷入两个怪圈,就是过于强调自己杏花楼的身份。”一位台北杏花楼糕点国际品牌高管直言,在新国际品牌四起的那时,留给杏花楼们的时间显然不多了。
所属类别: 行业资讯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五芳斋粽子,粽子